《东方战场》是一部展现了1931年至1945年中国军民与各国人民热血抗战的电视剧。与其他战斗剧不同的是,本剧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东方战场对西方战场命运的影响。同时,该剧还详细描绘了二战期间东方战场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部电视剧不仅展示了激烈的战斗场面,还刻画了扑朔迷离的间谍战。观众们将会看到世人熟悉的东方女谍川岛芳子以及鲜为人知的密码奇才池步洲等一一登场,揭示了鲜为人知的间谍战内幕。
《东方战场》以其精彩的剧情、丰富的历史背景和逼真的战斗场景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对英雄们的致敬。观众们将会被剧中人物的勇气和坚韧所感动,同时也会对二战期间东方战场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从2015年年初知道《东方战场》这部剧,在网上搜了搜,便一直期待它的上映。等了一年多,耐心都快被磨平的时候,今年6月开播。原本满心期待,然而现在只剩下了失望。
首先马占山的江桥抗战,了解不多,但就电视剧而言,个人认为还是拍的不错,把马占山活灵活现展现了出来。(马占山真的给这部剧添色不少,因为很多人物都很苍白,而他很真实)
然而接下来,却越来越多的bug。九一八事变,没有描写下东北军有两只队伍殊死抵抗,反而是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李天白在当英雄。特别是马占山知晓李天白身份后说的那一番话,简直苏到飞起匪夷所思。淞沪抗战,张治中的第五军不见踪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太多的浓墨色彩给了张学良,让我看了十几集都快以为是《张学良传》。山海关战役凭空出现的苏娅,跟她老公一样外挂全开,一脸傻白甜的形象,任凭周围人都死了,自己还是金刚不坏之身。最后的最后,很想知道苏娅是怎么跑出来的?对苏娅的描写都比安德馨营长多,也是很醉。
此外,这部电视剧对赵一曼的刻画特别糟糕。好几个片段都是尴尬地让我看不下去,大义凛然的感觉被演绎成了舞台剧,许多话太空洞与刻意,尤其演员在面对日军时的表情与说话语气,带给我的感觉就跟这部剧宋庆龄带给我的感觉一样。个人认为《东北抗日联军》这部电视剧不错,很真切刻画了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的形象。
七七事变是抗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然而29军赵登禹将军,在平津战役脸都没露。淞沪会战是我最期待的战役之一,然而却支离破碎。许多重要的坚守都没讲,仅仅是画面切到一堆人拿着机枪在进攻然后就切换了。阎海文的“中国没有被俘空军”这句话也没了,沈崇海陈锡纯驾驶飞机猛撞“出云号”也没了。这些都是之前我万分期待的片段。罗店战役避重就轻,姚子青全营的坚守,就浓缩为姚子青被杀?意义何在?最后的四行仓库最为重要的升国旗片段也没了。最神圣鼓舞人心的一幕都不存在了,整个淞沪会战还剩下什么?既然没有就干脆别拍杨慧敏,免得露了个面别人也不知道她要做什么。
太原会战之前我们做过很多猜测,因为之前许多电影都拍的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我们都很期待这次《东方战场》要怎么拍。然而事实证明,这次拍的比别的电视剧电影还要糟糕。浓烈的色彩对比(不知道从哪个片剪接的)让人分分钟出戏,平型关大捷都是《太行山上》的影子,阳明堡倒还说的过去,但最关键的忻口战役就一笔带过,连影子都没露。期待的郝梦龄刘家麒郑廷珍将军也就被忽略了。太原失陷也是一句话就结束。这样的太原会战还剩下什么?
此前看过许多南京的片子,大多着重于大屠杀,南京保卫战也就是一副“守军仓皇溃退”的形象。然而坚守八天,11位中国将军殉国,5万将士牺牲,这中间惨烈的城市保卫战不能被忽视。所以一直期盼能有客观反应南京保卫战的电视剧。然而,也是自己想太多了。基本没有,有的出现片段也是无关紧要的打打杀杀,雨花台紫金山中华门等惨烈的战役统统没有体现,(之前很期待看到高致嵩、朱赤、易安华等诸位将军,然而没有)。大屠杀也是尽情剪接别的老片,毫无诚意。
此外,还是要吐槽一下空军的bug。除了阎海文以外,李桂丹也被安排成和高志航同天牺牲(然而两人牺牲的年份也不相同,李桂丹也明明是在武汉空战中牺牲,也不是撞击同归于尽)。好吧乐以琴刘粹刚也就直接交代完了,完全没让人理解真正空军的姿态与英勇。陈怀民的片段倒还好,但最后那段选个姑娘朗读陈怀民姐姐的信,矫情做作地我忍不住快进。丧失至亲的哀痛,全被朗读地和学校演讲大赛一样,竟然读出了慷慨激昂的快活感而不是深沉的悲思?难以理解。海军的篇幅更是小的莫名其妙,仅仅一个中山舰沉没就概括了全部海军了,失望。海军这么一个英勇的群体甚至没有某些个体的小人物出现的时间多。
徐州会战也跟没有一样。滕县临沂台儿庄冒个泡就过去了,甚至都没有池步洲出现的时间多吧?不是很能理解一个重大的会战就是以这么昙花一现的姿态来呈现。那我还不如去看纪录片。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丝毫不能从这部剧里学到什么。接下来连着数集是八路军的片段。最好笑的是一首歌都可以讲这么长的时间(忻口南京的将士笑了,我算啥?)
修滇缅公路的片段虽然少,但大体还是满意的。老人、妇女、孩子的共同努力,心酸而动容。但不得不愤怒电视剧对张自忠将军的敷衍。他露脸时间还没池步洲妻子多?没赵一荻多?没李天白多?连最后的殉国战都拍的毫无诚意莫名其妙,感觉就是直接给他一死了之。这就是本部剧最大的问题,许多重要的人物,那些牺牲的将士以及某些重大战役,都没有一些虚构人物或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出现的时间多?细节方面处理不当,又有部分与史实出入。人物刻画苍白无力,仅仅用大段大段的旁白来堆砌,毫无特色与个性(一副纪录片即视感)。
长沙会战篇幅短的如同没有,所以不做任何评价。入缅作战,基本还是满意的(这么小的篇幅能拍成这样也不容易)。杜聿明的形象也很正面,特别是和史迪威对话,觉得他够霸气。新38师进印度也觉得比《中国远征军》拍的好,《远征军》那里拍的孙立人没什么表情略窝囊。然而戴安澜将军的遗体不是因为高度腐烂而火化了么?这么严重的错误也犯,佩服剧组。之后神一般的出现赵一荻。这部片也美化了英国佬,不然真的会掀起仇恨吧。炸桥不让国军撤退,武器宁愿留给日本人也不给国军,大溃退导致没一场会战打起来……数不胜数啊,害死戴安澜等远征军将士的很大一部分因素。野人山撤退的悲剧,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感没有演出来,因为篇幅太少了,无法展开。
目前就看到这里。想了解历史的,还是读读《国殇》这部书吧。最后忍不住想吐槽电视剧里给宋庆龄的设定,每次出现都是圣母普济天下的即视感,长篇大论的话语加上那种配音,活脱脱花瓶的感觉,真的很尴尬。(不过毕竟80集的剪成了66集,也不能指望这部剧有多好了)
【8.1最后一次更新。针对这篇长评的问题,因为是我七月份开始边追边写的,看到哪里就更新一次,所以难免像流水账。因为现在要开学了所以也没空推翻重写一篇总的长评。所以大家来看的将就一下,就把这篇当作流水账似的吐槽吧。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只是自己看的时候有感而发针对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