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司机日记》是一部剧情喜剧电影,讲述了火车司机们在职业生涯中不幸撞死多人的故事。这些死者大多是因为寻死、失误、酒醉或者一时不警惕而丧生。
主人公伊利亚即将退休,他一共撞死了28人。他的19岁养子西玛继承了他的职业,但非常担心自己也会撞死人。老司机们告诉他,一周内就会产生撞人事故,但是几周过去了,却没有发生一起事故,这让他异常紧张。
为了帮助西玛,伊利亚找到了许多想要自杀的人,让他们跳到车轨上自杀。然而,最终这些人都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面对无奈,伊利亚决定自己躺在车轨上,以自己的死来拯救西玛。
《火车司机日记》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火车司机们在职业中面临的困境和压力。影片通过讽刺和夸张的手法,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演员们的表演十分出色,将角色的内心矛盾和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导演在影片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反转的手法,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深刻的思考。影片的结局让人意外而震撼,引发了观众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总的来说,《火车司机日记》是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影片,既让人捧腹大笑,又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影片通过精彩的表演和独特的故事情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7电影节,抢了几张电影票,躺在冷冷的IAMP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我们都自称“老司机”了,但真正飞跃过荆棘的有几个?
电影给予给观众的不仅仅只是因为列举自己车轮下灵魂的黑色幽默,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南斯拉夫人自嘲似的生命感悟。
先说男主角(我一直认为是老司机没错了),拉扎·里斯托维奇。电影一开始的时候,一直被他深沉的蓝眼睛和咖啡色尼格子西装所吸引。1952年出生的他,俨然是制作人,导演,演员,编剧多重角色。作为一个老戏骨,从上至下,从里到外都是戏。这种由岁月砌成,浑然自得的气质,确实是“小鲜肉”们所没有的。查阅资料才得知他个人的舞台经验达到4000多场,超过40多部电影,电视剧作的演出。有国外网站称他为“天生的演员”。出生于南斯拉夫殖民家庭的他,常常在著作中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表演天赋,更难得是他演绎出的精神力量并且有着强大的舞台感染力。
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了一个,南斯拉夫男人,一个南斯拉夫的老男人,一个南斯拉夫的老男人作为一个父亲的“深沉与勇敢”。当然,现在称为塞尔维亚也许更合适,但常年被父亲辈灌输的思想,总让我觉得用南斯拉夫更能体现如此的硬汉形象。
有了这样的演员,故事变得很简单。却不乏轻松与幽默。
以下文中包含剧透:
--------------------------------------------------------------------------------
10岁的孤儿西玛在得知自己是被亲身父母抛弃并装在贩卖香蕉的纸盒后,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当然,此刻的他,并不懂生命的含义,只是在孤儿院主任的关怀下,体弱的他有着模糊的“父母”概念,当他遇到有意愿领养自己的“澳大利亚”夫妻时,一脸的无知和漠然就能知道。
火车司机伊利亚,和父辈们一样,在一个由火车司机组成的小部落生活,独自一人,每天对面着轨道,调度电话,和未知到来的死亡。他经历了很多次的生死,关于他人的生死,甚至朋友和家人,但依然坚守着这份职业。对他和其他火车司机来说,刹车是他们的分内,但刹车所能控制之外的生死,他们不能抉择。就像撒旦的意志无法违背。他们经历了创伤后的重塑,心灵的自我疏导,但太阳升起后,依然伴随着火车汽笛声,开出驶往下一站的火车。
某一天,他们遇到了。撒旦没有带走小西玛。 也许是因为天生的善良,也许是没有亲人的孤独,硬汉收留了孤儿。而镜头,也一晃从少年变成青年。
毕业后的西玛想和父亲一样成为火车司机,但一个“老司机”的痛楚又岂是一个毛头小子能懂的。在毕业典礼前,父亲送给儿子衬衫后,儿子开心得想拥抱他,他却推开:我们家族的男人是不会拥抱的。 一个作为战斗民族的直男宣言。LOL。和许多父亲一样,伊利亚不允许儿子从事司机的职业,而且安排了调度的工作。有意思的是,在送儿子去城里的车上,儿子再次质问父亲为何管教他,并且不是自己亲身父亲时,伊利亚沉默了一秒(注意,这里是真的停顿了),说:我从没说过你是我的儿子。
我相信这一秒是痛的,连观众都是痛的,即使镜头用切换带过了成长的那些年,也没有用更多细节刻画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抚养,但是镜头会说话,光是那个眼神和镜头,让我们看到了无声的爱。就和现实一样的,爸爸很少说爱我们,但是我们知道。就够了。
一切最终敌不过儿子遇到危险后的求救,西玛在被不称职的火车司机教授了几招驾驶技巧后,因为紧张无法刹车并且最终跳车而导致火车脱轨。这一幕,节奏紧张结局反转,也是第一次电影的小高潮。最终父亲被儿子的意愿妥协,手把手教儿子开火车,这一次,他是认真的,而西玛,却因听其他老司机所说的“你一个月内就会遇到第一起事故”而惴惴不安。离开家的他如愿成为了司机,也开始酗酒,有了胡渣,但是终日害怕亲手结束他人的生命,他是懦弱的,但也许,也是我们正常人的懦弱。
故事最有趣的一幕,就老人走到铁轨,劝说一位想轻身的人是否能明天来到这里被自己儿子所驾驶的火车轧死,反正死哪里都是死,也不晚这么一天。大家都笑了,而这人却因为嫌自己的生命太廉价而放弃了自杀念头。所以,镜头移到了观众们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伊利亚穿上整齐的西装,和幻想中的爱人告别,带着公文包,和平日一样的沉着出门了,这一次,他打算不再回去,用自己的死拯救儿子的堕落和焦虑,换来他的成长。
听上去荒诞,但在这个故事中,又是那么和谐。
当然,导演是不希望大家在这种情绪中结束这部电影的。故事的结束,大家都知道了,
故事的最后,是西玛在遇到父亲前,偏偏碰到了之前教自己开车而酿成大祸的醉酒司机。卒。
电影的画面更加明朗了,美丽的塞尔维亚,明亮的火车车厢,父亲和一直喜欢自己的好友开始了新的一段感情生活,而火车头里,是成熟又干练的西玛。西玛的眼睛,和伊利亚在电影开头时的一样,蓝色,透明。
有很多细节很喜欢,比方火车屋外的花束,精心的养殖是为了祭奠被火车轧过的灵魂;
比方父亲在幻想中的旧情人,在他准备出发自杀前说的“你不会回来了”;
比方另一对伊利亚的好友夫妇,甚至自己的小孩也死在了伊利亚的火车下,却依然关怀和爱着西玛。
有一种大爱,甚至超越生死,因为有无奈,毕竟,当你恪尽职守还发生了你所不希望的事情,生活还要继续。
逃避才是懦夫。
感谢一个“老司机”的故事,让我们也会想想自己对于生活,对于工作,对于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