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界争雄》是一部剧情、动作、惊悚、犯罪类型的电影。故事发生在巴黎,这座城市连续发生了多起血腥暴力事件,令整个城市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巴黎警界的两大部门BRI和BRB公然角力,势要将连番犯案的悍匪绳之于法。然而,两支部队的作风却截然不同,而空缺的36总局局长职位也成了他们暴虐竞争的导火索。
BRI的首席警官莱奥(丹尼尔·奥特尤尔饰)不惜帮助线人隐瞒杀人犯法的事实来获取情报,而BRB的首席警官丹尼斯(杰拉尔·德帕迪约饰)为了能亲手抓住劫匪以谋求权位而不择手段,伺机寻找机会整垮莱奥。最终,丹尼斯将莱奥密告,莱奥被判处8年监禁,妻子也因此丧命。失衡的道德线,罪恶背后的真相,刑满出狱的莱奥决定向丹尼斯展开不顾一切的复仇。
凭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警界争雄》荣获2005年第30届凯撒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项提名,成为2005年法国全年十大卖座影片之一,被称为法国版《无间道》。
这是我最近一段看过的最好的警匪片,毋宁说是披着警匪片外衣的文艺片,这种影片放在美国的话属于那种片头打上“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种字样的电影,属于有思想有内涵的影片,基本上归入剧情片的类型。这恰恰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类型,思想性和客观性高度统一,既不庸俗,又不晦涩,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电影(这话好像在哪儿见过)。
影片秉承了法国警匪片一贯沉稳的传统,抛却了当代法国警匪片跟风好莱坞的浮躁作风,这是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激活了喜欢法国警匪片观众的尘封记忆。观看着这部电影,曾经的经典电影涌上心头,贝尔蒙多的《恐怖笼罩城市》、《孤身复仇》,阿兰德隆的《警官的诺言》,一个个硬汉形象历历在目。曾几何时,我总幻想这两位王不见王的银幕硬汉能够像帕西诺和德尼罗在《盗火线》里一样,来一次火星撞地球般的银幕碰撞,可惜难以如愿,尽管两人终于在电影《二分之一的机会》中携手登场,怎奈英雄迟暮,无复当年。假如他们年轻二十年……
如今达尼埃尔·奥德耶伴随着这部法国版《盗火线》印入我的眼帘,这让我产生了一丝疑惑,为什么不用让·雷诺?达尼埃尔·奥德耶是谁?他扛得住杰拉尔·德帕蒂约的凌厉攻势吗? 他们能够势均力敌吗?我对于他的认知仅仅停留于埃马纽·贝阿的前夫这个身份上。而且微软全拼输入法也不认识他。事实证明,我的孤陋寡闻再一次为我带来了惊喜,他的表现无愧于杰拉尔·德帕蒂约的对手,无愧于艾曼纽·贝阿的前夫。达尼埃尔·奥德耶与杰拉尔·德帕蒂约的合作,使得我对于阿兰德隆和贝尔蒙多不能出演这部影片的遗憾降到了最低点。
记得北大教授钱理群说过这样一句话,好像是他说的:“性格决定命运,胸襟决定格局。”这句话比较恰如其分的说出了两个主人公的遭遇。达尼埃尔·奥德耶扮演的反黑组组长里奥,他的整个遭遇,幸与不幸,都是由他的性格所引起的。他的性格,比较江湖化,用陈浩南的话来讲,就是够狠,够义气,兄弟多。这性格适合混黑社会,却不适合干警察,干警察也就干前线,往上升是没指望了,除非上司赏识。再有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做事情不计后果。影片开始有两件事,一个是他把自己警局的牌子给摘了下来送给了即将退休的战友,另一个是他领人把虐待他的线人的流氓给毒打了一顿。这两出戏很高明,既交待了他讲义气,鲁莽的性格,又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了伏笔。后面的剧情不必细表,命运虽然充满了偶然的变数,但是面对命运时所做出的决定却是性格使然,整个故事充满了变数,阴差阳错,但是了解了主人公性格特征这条线索,那么故事的发展就合乎逻辑了,终于达到了讲故事的最高境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前面我们说,像里奥这种人,在警界不好混,可不凑巧,他混得不错,除了有一帮铁杆兄弟之外,还有一个赏识他的上司。很有希望荣升警察局长。有机会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对手,如果在碰到一个对你了如指掌,处心积虑,心胸狭隘的对手,你倒霉了。杰拉尔·德帕蒂约扮演的克莱恩正是这样一个人。而他这种胸襟,终于酿成了他众叛亲离,横死街头的下场。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反过来也一样,可恨之人,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克莱恩狭隘的心胸让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本是并不以为这决定是错误的,只不过结果超出了他的想象,接下来就是不断的用错误来掩盖错误,终于酿成大错,当然他对于权力的野心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如何,他的欲望和他的胸襟,决定了他的结局。
以人物来推动剧情,以剧情来塑造人物,深沉的情节,清冷的画面,透射出一种深沉的悲哀,深刻地真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论是体制内的警察,还是体制外的匪徒,只要是人,就会有人的性格,人的命运。这本质的东西,是不会因为身份而有所改变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