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是一部喜剧爱情电影,剧情围绕着40岁的艾萨克·戴维斯展开。艾萨克在写作和情绪上都处于一团糟的状态。他计划出版一本关于他和前妻吉尔私密婚姻生活的书,同时17岁的女孩翠西对他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热情。
在这个关键时刻,艾萨克的挚友耶尔的情人玛丽突然闯入他的生活。玛丽风趣幽默的谈吐和投机的话题让两人之间的火花擦出。在曼哈顿这个繁荣而又孤立的都市,这群成年人面临着情感问题,他们应该如何以道德和公平的方式解决呢?
《曼哈顿》荣获1980年英国影视学院最佳影片奖,该片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情感困境。
这是我看的伍迪艾伦的第二部片子,第一部是《安妮霍尔》。相比之下,我喜欢曼哈顿一些,但也只能是相比之下。我不知道伍迪艾伦的片子是不是都是关于学院派知识份子的,如果都是,这位导演的名字将注定不在我的伟大导演名册上。这些知识份子吸取着那些真正的人类精英的脑髓,偷窃他们敏锐的判断,假装它们是自己的。然后安全地扮演人类精神遗产的继承者与宣传者的角色 ,像牧师一样,在那些脚踏实地的质朴的人们面前卖弄。总之,他们是社会的寄生虫。或许艾伦仅仅是表现了知识份子社会生活中两性关系的一面,或许这是他最感兴趣的,最拿手的,因而放弃了对其他方面的表现。但是,一位伟大的导演不应该把眼光仅仅投降这样一个狭窄的方面。学院派知识份子有着与生俱来的局限,其中最致命的就是逃避生活,对人类实实在在的痛苦漠不关心,热衷于所谓的精神困扰。但是,我真的没看出来这困扰得以真实存在的基础,那只是他们为了美化自己的空虚而不停地寻找着猎物。他们用一切手段来逃避,最拿手的手段当然是谈论文艺。注意是谈论文艺,而不是创造艺术。所以我说,他们太丑了。是那种长得很丑,但又拼命浓妆艳抹的。这部片子中,有哪个人物是可爱的呢?只有那个十七岁的女孩。其他的人,都如同行尸走肉,当然,他们觉认为自己时时刻刻都冲充满生命活力,可以接二连三地引诱不同的异性,可以为自己的虚伪、自私、背叛、贫乏寻找种种借口,并且在此过程中感享受作为一名善于进行智力活动的人的优越感。寻找借口,是他们生活的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好的、包裹着高智商的借口未被找到之前,他们就觉得自己不存在。男主角真的爱十七岁的女孩吗?他这种人根本就没有爱的能力,因为他太自卑了,只能以所谓的“聪明”来吸引笨女人(文艺女,基本都很笨)。他们从两性关系中试图减轻自卑感,从而确立身份。是的,他们知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只能把莎士比亚、乔伊斯嚼了又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