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

曼德勒

18

    2.0

     影评-分集剧情

     正序

    曼德勒

    《曼德勒》是一部发生在1933年的电影,故事主要围绕着格蕾丝和她的父亲离开狗镇,寻找一个稳固宁静的落脚点展开。

    他们来到了阿拉巴马州的曼德勒庄园,原本打算离开的时候,格蕾丝却收到了一名年轻黑人女子的求助。女子告诉格蕾丝,在曼德勒庄园里正在发生一些惨无人道的事情。

    曼德勒庄园是一个枝蔓丛生的地方,尽管奴隶们早已获得自由,但在这里,奴隶制度仍然存在。格蕾丝决定留下来解放奴隶,她的父亲留给她一些保镖和一名律师,然后离开了。

    孤身一人的格蕾丝面对强大而顽强的奴隶主们,将会做出怎样的反击呢?




     
    题记:
    当我们设计一个制度的时候,总是期望让大多数人感到尽善尽美,可是,所有的大多数在更大的范围里依旧可能是少数人的独权和专横,人们,自从有了文字史后的人们永远成为了城堡边的那位!
    此刻,我依旧看见卡夫卡深邃目光里的绝望和冰凉
     卡夫卡·陆(KavkaLu)

    http://adorocinema.cidadeinternet.com.br/filmes/manderlay/manderlay-poster01.jpg

    2003年的拉尔斯·冯·特里厄 (Lars von Trier)以一部描写人性盲从和邪恶的电影《狗镇》直击人的心灵,这部极简主义的电影让我们看见了在真实世界浮华景板之后凄然的内心。
    我在评论里这样写道: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群体,我们面对的注定是深不可测的人心。在了解和被了解的日子里,我们是无法把握事态的走向的。在《狗镇》的舞台上,粉笔画出线条让受众有了充分想象的自由,美国,它是个地理名词,美国,也是你心念中可以想象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被高楼大厦遮蔽住的底层境遇。
    两年后,导演又推出了《新命運三部曲》第二部《(曼德勒Manderlay),又名,命运变奏曲》,片头出现的一幅巨大的美国地图和关于黑幫老大带着女儿格蕾丝走出狗镇后的经历,在他寻访女儿的过程里他的地盘被对手占据,于是,在新的旅途里,导演再次通过格蕾丝的目光去揭示存在背后的黑暗,这种黑暗的存在往往已经是身在其中的人浑然不觉。
    一个女子就这样想成就一族人的解放,然而,格蕾丝老谋深算的父亲却跟她叙述着笼中的金丝雀被放飞后冻死的故事。这部以美国黑人解放运动有关的电影影射了美国对待伊拉克所做的一切,在影片开头,当格蕾丝和黑人们说大门已经打开,你们可以自由出入时,老黑人的话发人深省:我们似乎还没有准备好新的生活方式。
    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的选择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的结局。导演敏锐发现在全球化进程里由于文化背景、种族习惯和生活经历不同造就的地域性差异,只有认真思考过这些各个种族才会和平共处。导演以美国为地标的意义在于和欧洲文化里的人文主义做一个对比,在我们以简单方式处理对方问题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做的是认知对方的语境和自我态度。
    急于求成的心愿或许是善意的,但结果格蕾丝的老大父亲说得明白,他们会花光所有的钱,然后冻死在冰天雪地里。在他人的世界里人们会因为武断的判断而让对方陷入两难的境地。格蕾丝决定进入曼德勒庄园帮助黑人们建立获得自由后应该的次序,她甚至留下了父亲的律师。可是,纸上的世界和现实的差异毕竟巨大,
    栅栏的镜头表现着在被解放的奴隶内心世界樊篱的存在,导演意味深长用了在自动步枪下新合约的诞生将几年前《狗镇》的主题深化,自由相对的意义和权力专横的形式之间取舍的度在哪里?
    格蕾丝一直以温和态度对待被解放了的黑人,然而,这样的解放没有改变黑人的心态,他们依旧按照他们自己的固有模式生活着,格蕾丝终于失去了以理服人的耐心,为了实现自己的意愿她开始动用了父亲留下的打手以枪威逼黑人参加学习,导演在此嘲讽了美式枪炮推进帽子民主的方式,可谓耐人寻味。
    本片对于民主本身的触动,特别是黑人投票选择时间的段落让我们知道了程序和终极真理之间巨大的漏洞,设计者和接受者之间南辕北辙,导演对于民主程序的思索切中要害,也延续了导演对于美国政治和文化的模式的担忧。电影里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导演对于习惯的描绘,在沙尘暴以后,格蕾丝以为黑人们不会再听她说教,正当她沮丧着坐着的时候,习惯又让这些可怜的人来格蕾丝那里寻找命运的将来,他们被程序搞得稀里糊涂再没有自己的判断力。
    原白人雇主家那个有天使装饰的座钟充满这仁慈的关怀,而旁白却一语双关地说这不是瑞士货,而是当地的赝品。拉尔斯·冯·特里厄在冷静的影像里加入了对于当代制度的思索和质疑,这个想让黑人明白民主程序的女孩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选择,而所有的设计背后都有着黑帮提着手枪的游弋,莫大讽刺了当代制度设计的荒谬性,道德感在制度里没有力量。
    平静的影像却逼使观众对于自身处境的思索和关于共处真相的拷问?愤怒和悲观让导演自坠井底,虽然,这是导演对于存在的想法,然而,所有的认知都会陷入卡夫卡的城堡之门的选择,那么,决断或者就是上帝的骰子,更多时候人们可以做的是选择之后冗长的的承受。
    考验格蕾丝的时刻终于到来,老妇人威玛因为饥饿难当偷吃了病孩克蕾尔的食物间接导致了小女孩的死亡,经过大伙同意决定对她处以极刑,而行刑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到了曼德勒庄园制度的设计者格蕾丝的手上,这种超越人性的无情的法律判决让威玛和格蕾丝都流下了眼泪。
    对于众人的决定,行刑者格蕾丝无法拒绝,她唯一可以寻求的善意是在威玛睡着后动枪,善意的谎言让威玛在梦境里去往彼岸,彼岸会是什么?!
    行刑的段落导演以北欧的冷峻方式表现,没有音乐,静谧的空气里只有扣动扳机的声音和死亡清脆的决定,这样的静,让观众心凉如冰。
    反思人类的历史,在完善自己制度时往往选择了铁腕而不是宽容,这样的恶性循环最后使得人类的历史血流成河,威玛甘愿惩罚的一刻让我想起了东方导演今村昌平在《禉山节考》里设计的道义困境,身在其中的人类,无法判断终点的大同需要行进里多少的冷酷抉择来支持,枪声响起的一刻,理性就成为枷锁,它的背后是《圣经》里上帝的质问:人有杀人的权柄吗!
    我认为,这部电影面对的不仅是美国,它更大意义上是导演对于人的世界制度设计的整体疑惑,而这样的疑惑根本无法解决,影片棚景造成的昏暗却歪打正着给了人类世界这样的能指,在我们纷繁的规则、法律设计之后我们陷入的是真理支点的空缺,这样的境遇黑洞让我们自身的思考显得苍白和绝望。
    收获之后,疲惫的格蕾丝想离开庄园,然而,正是她为这些黑人兄弟创造的民主原则让她进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所有的发生都是因果,或许,影片最后那个黑人兄弟清洗林肯雕像的镜头可以让我们清晰知道我们曾经经过的每一步坎坷,就像片中有张照片清晰记忆着那个黑人领袖的话:我有一个梦。
    众所周知,导演拉尔斯·冯·特里厄是丹麦Dogma95运功的主将,在本片里依然是手提摄影让演员的内心通过特写真实出现在观众面前,导演十分推崇演员的自然表演,主演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Bryce Dallas Howard)在她的访谈里一再强调导演的要求本色表演,表现出来自内心的心理感受,这种感觉在对手戏里尤为重要。
    影片有着当代文化对于人境遇认知的基本命题,导演以卡夫卡式的方法论询问着进程里的所有生命:
    你们自己准备好了吗?!

    【附录:影片资料】
    《命运变奏曲Manderlay(原名:曼德勒)》2005丹麦/瑞典
    导演: 拉尔斯 冯 特里厄 (Lars von Trier)
    主演: 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Bryce Dallas Howard)、丹尼·格洛弗(Danny Glover)威廉·达福(Willem Dafoe)
    片长:134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8,欣赏性6

    2006年11月30日 星期四 21时12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曼德勒剧照-图片

     曼德勒用户评论-观点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