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杯朗姆酒》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剧情围绕着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展开,父亲热爱酒,而道具则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这部电影是Claire Denis(《影舞者瑪德》导演)献给小津的作品。如果不说,你只能从运镜如写诗的独特风格中认出他们的相似之处,也不会知道两人可以如此接近。
影片以忧郁的蓝夜为背景,迷宫般的公路网和交织在楼房之间的地铁轨道,高超的场面调度先写出了都市的孤寂个性,然后将人物融入其中,不需要多言,戏剧自然而然地展开。父亲对女儿的担心,女儿对爱情的抗拒,以及像亲人一样的邻里关系,凝聚成了一个充满亲和力的世界,展开了连绵不断的故事。小津一定会认同:生命有时候需要放下。
莱昂内尔孤独地站在空旷的月台上,铁道向两方无限的延伸着,火车中的人们,有的不舍,有的期待,更多的是迷茫。他就这样看着人来人往,身在其中,却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作为一个职业的火车司机,数十年如一日看着人潮涌动,却从未曾想过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于是从天亮到天黑,时间一直在走,他却被某周莫名的情绪所困扰,绵延不绝。
影片就此展开。
都说这是拍出过褒贬不一的《白色物质》的女导演克莱尔-丹尼斯向东方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致敬的影片,看过以后,确实如此。如果说小津一生都是站在慈父的角度上拿嫁女儿的问题上说事,那么丹尼斯作为小津的追随者,则在此片中乖乖的扮演了“女儿”的角色,通篇都是以女儿的视觉去看这个世界。小津表达着对女儿的牵挂,而丹尼斯则讲述着对父亲的不舍。无论从手法还是题材,丹尼斯在这部影片中都太像是小津一个远在法国的私生女。
故事应当是发生在法国某一个黑人聚居的地区,但导演所呈现的一切并非你所熟知的法国,浪漫的两小无猜,心碎的新桥之恋,诗歌、音乐和油画都不见踪影;也并非你所熟知的美国片中的黑人,没有暴力,没有粗口,甚至连做爱的镜头也没有。有的只是东方式的内敛,稀少的台词和一个个动人的细节,在这里,黑人有着东方式的儒雅,而影片主线里唯一出现的一个白人,也就是女主角的男朋友则被描写成一个异数,从他的第一场戏大爆粗口就能看得出导演对这个人物的态度,包括后来相伴多年的猫去世,他仅仅是用一个垃圾袋就把它处理掉了,以及在没有经过女友的商量就决定要离开这个地方,这一切都是整部充满宁静气质影片中唯一一条导演呈现否定态度的角色,而其他更多时候,导演更愿意让观众自己去思考。
父女相见的第一场戏,父亲带了一个红色电饭煲给女儿,两人热情的亲吻脸颊,这个开头有点让人想起基耶洛夫斯基的《十诫之孝敬父母》,光从这个片段你并不能百分百确定两人的关系究竟是什么。电饭煲在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象征,在这里丹尼斯做到了很好的入乡随俗,没有了小津电影里东方人的茶杯,取而代之的却是电饭煲这个司空见惯的道具。如果你仔细观看,会发现片中有至少三场父亲换衣服的戏,尤其是最后一场,隐约看得见父亲侧面的裸身。这更证明了丹尼斯并非完全模仿小津,而是以女性的视角,站在女儿的立场去导这部电影。
至于影片的名字《35 rhums》源于父亲的一个惯例,在庆祝一件事情时他总要喝光35杯,影片的最后,当女儿有了妥当的安排,他终于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什么会是朗姆酒而不是其它的酒?可能因为纯的朗姆酒备受黑人群体的欢迎,而在美国白人里更多喜欢调成鸡尾酒,至于来到中国则入乡随俗很多时候兑着红茶和可乐。在影片大多数时候都呈现出一种东方式的优雅之时,朗姆酒则更固化了黑人区得符号。
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父亲又买回一个电饭煲,这次是一个白颜色的,没有之前的那个鲜艳和华丽,但却陪在那个或许再没有人会用的红色电饭煲身旁,导演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影片通篇几乎无任何高潮,就如同小津电影里那些家长里短的破事一样,《35rhums》也夹杂着一些诸如同事退休、唱片店里的邂逅;如果非要找到一个高潮,那么去看演唱会时偶遇暴雨应该算是,而这一场戏实际上非常重要,它甚至在一个层面上表达了全篇的主旨,生活平淡而无常,是时候停止抱怨,而去享受眼下的欢愉。没有到达你预想中的目的地固然可惜,但并不意味着旅途中没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那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未来,有时候,你得学会放得下。
影片中还有一条支线,就是父亲那位即将退休的同事,他说,这是一种解脱,自己有好多事情要去做。但真正想要说再见,却很难,那不是因为热爱,而是因为放不下。最终,一次意外的车祸,他最终哪里都没有去成,还是永远留在了这里。这应当也是导演用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想要进一步要告诉我们的,有时候,不管你学会学不会,都必须要放得下。
生活一直走一直走,我们都得要放得下,才能跟得上它的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