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开过光,心想事成。说想看这个纪录片,就真的看到了。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纪录片。参加的开幕式重庆站首映,还是有点小激动。
整体感觉就是把八分的内容拍出了十分的效果。音效感人,直击人心。叙事略微凌乱,不是特别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会听了有点迷糊。但画面拍得美轮美奂,剪辑也很时髦。我无意赘述波提切利的一生,他也可以是拉斐尔,达芬奇,马丁路德,劳伦佐美第奇,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某个个人,在文艺复兴里扮演了自己的角色,没有本质区别。纪录片就说这么多。
以前看美术作品,旅行,就是看新鲜,看没过的漂亮玩意,觉得有趣,开阔视野,遇到什么都是一句我擦行天下。昨天恶补美第奇家族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原来视觉艺术(雕塑绘画建筑等)不是视觉看到的那些那么浅,而是要去思考为啥作品看起来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创作者创作时咋想的,是为了迎合趣味还是为了抒发自己,是不得不像时势低头还是自由意志。为啥文艺复兴发生在那一刻,会更早或者更晚发生或者永不发生吗?顿时,所有作品在我眼里不再是五颜六色的鲜花和树叶,而是能看到根基:创作时代的经济,社会风气,人们(普罗大众和统治者)的意识形态,生存现状,这些才是作品的画布和颜料,石料和凿子。真是闪电劈过大脑的感觉。
时间是连续的,空间是连续的,这些历史上的人和我们现在都是连在一起,我们是他们一代代迭代而来,历史上各个时代的人,哪怕在现在看起来再匪夷所思,也和爱看好莱坞大片,爱玩3A大作,爱看综艺,刷短视频的我们本质上别无二致。不管艺术形态有多少流派分支,他们都是自己那个时代集体意识的先锋,归纳,具像化。
原来我爱看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人类意识和文明的演化史。我潜意识里,一直在历史长河里寻找着一个理型范式:我该怎么度过这有限的一生。
难怪最近我也不自觉地寻找哲学,脑科学,心理学的东西在看,没想到行动先于表意识,直到昨天才后知后觉。原来我那些说里的写作习作,世界观架构,对现实世界的投射和模仿,都是我寻找范式课题的家庭作业。
很高兴,感觉我又了解自己一点了,同时我将带着更成熟一点的眼光和更明确一点的目的去看今后我遇到的每一个历史事物和艺术品,乃至目前发生的人和事。也许我能对本质归纳得更清晰,更快摸到其中的运行机制,也能把这些新知识运用到我的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