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风云》是一部历史古装电视剧,背景设定在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国力日渐衰弱。1856年,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清王朝的困境。为了应对列强的威胁,恭亲王奕訢等改革派提出了开展洋务运动的提议,希望通过富国强兵的道路来振兴国家。
该剧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左宗棠、沈葆桢等一批爱国者在1866年进行的改革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激烈斗争。他们面对各方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在福州马尾建造了造船厂,开设了船政学堂,并成功造出了中国第一艘具有当时先进水平的轮船,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水师。
剧中展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主题,强调了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剧中,左宗棠在福州设厂造船的事宜上书朝廷,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批准。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船政局工程面临夭折的危险,左宗棠决定不中途而废,推荐沈葆桢出任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上任后积极筹备造船厂,设立船政学堂,培养自己的造船工程师和水师军官。面对来自守旧派的干扰和破坏,沈葆桢等船政官员团结一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1869年,第一艘具有先进水平的兵商两用轮船万年清号成功下水,实现了船政事业的目标。
沈葆桢拒绝了法国人驾驶轮船出海试航的要求,亲自领导船政学堂培养的第一批中国未来的水师军官,登上万年清号进行试航。他还委托吴大廷随船北上天津卫接受朝廷检阅。
为了应对船政超支的问题,沈葆桢请求朝廷追加拨款,并得到批准。他顶住守旧派的压力,扩大造船厂,增加学堂规模,在条约规定的期限内共造了15艘兵船和商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多的造船数量。
剧中还展示了沈葆桢领导船政学堂的结业生兴兵台湾的情节。沈葆桢到达台湾后,制定了“驱倭抚番”的计划,开山修路,移风易俗,建设台湾,逐渐实现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为了学习西方各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经验,朝廷批准船政学堂的结业生前往英国、法国等国留学。他们学成归国后成为清政府水师的骨干。
剧中还展现了刘铭传等人在法国进攻台湾期间的英勇抗击。刘铭传率军成功击退法军的进攻,取得了重大胜利。面对法国的咄咄逼人,慈禧太后决定对法国宣战,并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率军进入福建,通过巧妙的计谋,成功破坏了法国远东舰队侵台的计划。
剧中还展示了左宗棠的决心,他决定建造马江昭忠寺,以纪念那些为国家献身的将士。然而,当他看到《中法会订越南条约》这份屈辱的条约时,气得当场口吐鲜血,最终在福州病逝。为了纪念马江之战,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船政学堂的结业生和乡亲们建成了昭忠祠,向烈士墓行大礼,祭奠烈士英灵。
近来,在给学生讲解洋务运动的时候,想多了解一些这段历史,便在豆瓣发现了本剧,看完之后,唏嘘不已。
在晚清大背景下,国家羸弱不强,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穷苦不堪。所幸有左宗棠,沈葆桢等一批中兴之臣,兴办船政,培养人才,抗击法日,保家卫国,为当时的中国换取了片刻的安宁。
纵使有志之士的力挽狂澜,百姓的浴血抵抗,却也难以改变中国落后于世界的现实,好在后世革命者们前仆后继的努力,才换来一片新气象。我辈定当要勿忘国耻,牢记历史,自强不息,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