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 第七季》是一部充满悬疑和电视剧情的电视剧。故事围绕着一个十岁女孩在一场纵火火灾中丧生展开。尽管主角哈里·博斯警探面临了重重阻力,但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将杀害女孩的凶手绳之于法。
与此同时,警探杰利·艾德格也在应对射杀雅克·艾威尔所带来的后果,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瓦解。此外,麦迪也协助哈妮·钱德勒处理一桩备受关注的案件,这个案件涉及到了博斯,并让他们成为危险罪犯的目标。
第七季是本剧的最终季,将为观众带来最终的答案和高潮。剧情紧凑扣人心弦,悬念迭起。演员们的出色表演和精彩的剧本相得益彰,为观众呈现了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影视作品。
今天为大家带来更新的,是我的朋友兼读者罗比亚,内容是一部长寿、质量上佳但颇为冷门的美剧《博斯》(Bosch)。
由于文章较长且图片很多,因此在《博斯》第七季/最终季于今年6月25日播出之前,会以上、下两篇的形式进行发布。
今年6月25日,亚马逊旗下最长寿的原创剧集《博斯》将迎来最终季。
(《博斯》第七季片场照片)
该剧于2014年首播,讲述了名为哈里·博斯(Harry Bosch)的硬汉在洛杉矶好莱坞凶案组担任警探的一系列故事,现已播出6季。
(《博斯》第六季海报,已于去年4月播出)
《博斯》一剧改编自美国作家迈克尔·康奈利(Michael Connelly)的同名系列小说,他本人也积极地参与到电视剧组中……
(左起分别为:康奈利本人、博斯演员、搭档埃德加演员)
因之,这部剧不但保留了小说悬疑、写实的“硬汉派”风味,更在其基础上深挖人物内心和城市面貌,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宏伟而细腻的“黑色洛城”图卷。
(游戏《黑色洛城》海报)
扎实的硬汉派侦探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推理类型,硬汉派作品带给读者or观众的观看乐趣,绝不仅仅在于欣赏侦探们如何巧妙地运用学识与智慧破案——
(如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
恰恰相反,硬汉型侦探们大多学历不高(当然也不至于目不识丁),他们破案所凭借的,多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硬汉派大师雷蒙德·钱德勒塑造的经典人物:菲利普马洛)
《博斯》的作者康奈利本是费城人士,在就读佛罗里达大学期间,他正是因为读了雷蒙德·钱德勒的小说,决定踏上文学之路。在新闻界打拼了多年,小有名气后,他终于来到了菲利普·马洛所在的城市——有着“天使之城”称号的洛杉矶,在《洛杉矶时报》专门报道犯罪新闻。
有了这样的经历,康奈利创造的博斯一角或许不如马洛经典,但绝对充实、立体:
博斯于1967年出生在洛杉矶,他的母亲是个妓女,由于喜欢荷兰画家Hieronymus Bosch的画作,所以给儿子取了一模一样的名字。
(Hieronymus Bosch的名作人间乐园,康奈利认为,他画笔下各种光怪陆离的意象,正是洛杉矶这座城市的犯罪写照)
因为母亲的身世,1978年,博斯被送到麦克拉伦青少年福利院,和顽劣的同龄人、严苛的管理制度相伴。
(第一季第七集)
次年,博斯的母亲被人谋杀,在《穆赫兰高地》一书中,康奈利写道:
“当时他刚刚从青年活动中心的游泳池里爬上来,一个警察告诉了他这消息。他的反应就是一头跳回到池子里,再也不想出来了”。
(第四季第五集,还原了小说内容)
悲惨的少年经历没有让博斯堕落,反而激起了他的求生与复仇意志,他在手上纹了“Hold Fast”的纹身,想要抓牢生命中一切可以阻止他沉沦的事物。
(第三季第二集)
再后来,他参军入伍,并参加了第一次海湾战争,又在“911”之后被重新征召去了阿富汗,隶属陆军特种部队。
退役后,他回到洛杉矶,在好莱坞凶案组做了一名警探。
(第一季第一集)
【注】以上为电视剧讲述的内容,和小说有出入(如在书中,博斯参加的是越南战争,相应的,年龄也有所不同),《博斯》这部剧对原著有许多合理化改编,后文也会提到。
当警察前的经历,构成了博斯“铁汉柔情”的内心基础:沙场上的生死相搏让他的身心足够强大,
也让他见识过太多“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时刻,更明白有时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而母亲的遭遇又使他分外同情受害者们,他全力破案的原因,不是为了在警局晋升,而只是想还原一个真相。
(第五季第三集)
电视剧的改良:多线叙事与群像塑造做足了“一个不断触犯规则、忤逆上司,却又坚守原则、同情弱者”的侦探设定,博斯的探案故事便好讲了。
(第一季第一集,博斯的亮相是他日后种种“反规则”举动的缩影)
不过,如果《博斯》仅限于此,定然不能从亚马逊一众优良剧集中脱颖而出。身为前记者,康奈利的野心远不止单纯地虚构一个硬汉和他的一个个故事。
(剧中最常出现的好莱坞警局,拍摄于现实里的警局)
与小说相比,电视剧在多线叙事上有着天然的优势,那些“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生硬转折,都可被巧妙带出:
如在第三季第一集开头,警察局长欧文在上班途中专程带着早餐来到爱子墓前,
短暂默哀后嘬了口咖啡:
紧接着,下一个镜头便是博斯拿着咖啡杯,与女儿道完早安去警局:
同样是清晨喝咖啡,同样是出门上班,甚至是出现在两个场景前同样的俯拍镜头,
反映出的,却是两个父亲全然不同的心境。
再比如,《博斯》第一季开头,政治因素原本只是推动案件发展的一个环节:急功近利的检察官因为粗疏放跑了凶手,从而引发了后续一系列案情。
(第一季第三集)
而到了第二季开头,“警界的政治生态”则直接被作为一条明线进行叙述,与破案线并行,有时还互相影响。
尔后,无论是比利茨警官参加晋升面试,
(第三季第二集)
却因自己的一段同性办公室恋情被刷下,
到后来,又因为向报社透露警局内的舞弊,被警监报复投诉;
还是局长欧文决定竞选市长,
(第五季第十集)
又由于从前的旧事被对手要挟而退出,
(第六季第十集)
此间种种,莫不反映出官场的错综复杂,也与博斯等一线警察的工作相映成趣。
几乎每一季《博斯》都由2-3本康奈利的原著改编而成(除了第五季,只改编自《两种真相》),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每季的第一集,台词里都会说出改编的部分书名。
(第一季第一集)
(第二季第一集)
(第三季也是个例外,书名在第三集出现)
(第五季第一集,两种真相)
(第六季改编自《穆赫兰高地》,英文名《The Overlook》,这里与字幕组翻译不一致)
这种改编不是类似单元剧般简单的排列,而是把小说情节拆分开来,重新穿插组合。
例如改编自《白骨之城》与《回声公园》的第一季,在剧情上,后书中的连环杀手正是谎称知道前书中凶案的真相,
这才骗取了众人的信任,得以逃脱。
可以说,《博斯》是一部体量超大的小说,随着剧情的推进,许多一开始不经意的细节闲笔,再次出现时,会带给观众别样的滋味:
第一季的最后,博斯的女儿对他说起Uber时,他对此尚还排斥;
(第一季第十集)
在第二季里,他自己便用Uber开起了玩笑:
(第二季第七集)
第一季里,博斯教女儿做糖浆煎饼,
(第一季第六集)
到第六季,女儿也给老爸做了煎饼,
(第六季第四集)
只是,当初和他们一起吃早餐的人,却再也不会出现了。
丰富的细节不仅能调动情绪,更重要的是可以刻画人物,《博斯》剧里出彩的,除了主角及家人,还有一票鲜活的群像:
博斯的搭档、海地后裔埃德加——
(第五季第二集)
这也是一个优秀改编的例子,剧中保留了原著对他的注重仪表,讲究生活品质的描写,
(第一季第四集)
(哪怕是搜查罪犯的家,他也会看一眼对方的西装品味,第六季第六集)
而把他在书里和博斯只刚成为搭档,还出卖了博斯的情节,改为两人已共事多年:
(第三季第二集)
此外,剧中还着重讲了埃德加的家庭:他和前妻的关系,他两个儿子的成长,
以及在第五、六季,他也有一条令人唏嘘的故事线:当年他劝诫博斯要坚持“程序正义”,
(第三季结尾)
可两年多后,当对现实彻底心寒时,他自己也跨过了体制规定的那条线。
(第六季结尾,埃德加射杀了未被定罪的罪犯)
同样在书中写到,但只一笔带过的“胖桶-木桶”二人组,他们的平生事迹也从剧里的不同维度勾勒而出。
(两人均为老电影迷,第六季第五集)
(第五季第四集,独居的巴瑞尔家有大狗)
(第五季第三集)
(第五季结尾,和博斯一样,两人对新生事物说不上排斥,但即便是接受,他们的态度也是戏谑的)
固执的越战老兵、迷恋经典电影、作风old-school的警探,他俩俨然便是年长版的博斯。
再如,始终兢兢业业的皮尔斯,
(第一季第四集)
从第一季里的巡逻警,到第三季的新人警探,再到第五季自己带新人,角色的成长,一目了然。
而剧里最出彩的女性角色之一,也是来自小说《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里的律师哈妮·钱德勒(这个名字或许是致敬雷蒙德·钱德勒)。
(第一季第一集)
在小说的结尾,钱德勒被发了便当,剧中不但对她的外形做了修改(书中为金发),让她的性格变得世故幽默,而且让她一直出现在主线里,
(第五季第六集,一身名牌 搞笑的自我介绍)
剧里还为她配了一个身为前罪犯的调查员,
(第五季第二集)
这是否会让你想起《风骚律师》呢?或许,钱德勒就是Saul和Kim创业成功后的模样吧。
“黑色电影”的继承与创新作为硬汉派侦探小说影像化后的产物,黑色电影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风靡一时,
(如由硬汉派小说改编的黑色电影经典《马耳他之鹰》)
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如有大量室内戏、夜景戏、雨中戏,让角色孤独地处于阴影之中;城市(大环境)的存在比人更长久,侦探的追查往往徒劳无功。
(黑色电影经典《唐人街》结局)
从《博斯》第一季便参与制作的导演欧内斯特·迪克森(Ernest R. Dickerson)在一次采访中说,“《博斯》是洛杉矶的‘黑色电影’,这个剧集最好的地方在于洛杉矶是这个系列的主角之一,我们可以展示这座城市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以上三图皆来自《博斯》片头曲:庞大的城市、孤独的博斯。上下颠倒的画面拼接在一处,既是城市“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的直观表现,又预示着是非混乱、道德崩坏的现实社会。
事实上,《博斯》这部剧出现最频繁的镜头,就是他站在自家阳台或窗边,俯瞰夜里洛杉矶的万家灯火。
(当然,也不排除有其他人和他一起,咳咳)
这些镜头也是改编原著的产物:在小说里,博斯的经历被记者写成书、后又被拍成了电影,博斯用版权费买下了山上的一座房子。
(第一季第二集,《黑色回声》是博斯系列的第一本)
不过,在后续《最后的郊狼》一书里,博斯的房子已毁于94年的洛杉矶地震,
(这个房子的实景,上图为作者,果然现实总是差点意思)
但剧中,博斯一直住在这里。
纵观已播出的六季,除第二、六季外,其余四季,博斯与歹徒的最后决战,都要么在室内、要么在夜晚,
(第四季结尾,洛杉矶旧地铁隧道内)
(第五季结尾,夜晚,博斯家中)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首尾呼应的第一季:第一集开头,博斯在一个滂沱的雨夜打死了只是有嫌疑的犯人,
虽然事后证明此人确是凶手,但博斯的行为还是为他带来了一系列麻烦:凶手的遗孀控告他滥用职权杀人,警局面临舆论压力,在法庭上,他母亲的死亡被公之于众……
(第一季第八集,连环杀手模仿博斯母亲的遇害方式作案)
在第一季最后,见识了各种荒唐、无奈、与黑暗后,博斯依然射杀了凶犯,
片尾曲的音乐,依然是下个不停的霏霏淫雨……
而巧的是,第二、六两季虽然缺乏处于叙事高潮的室内与夜景戏,但它们都有“黑色电影”的标配角色:看似无辜纯洁,实则工于心计的金发蛇蝎美人。
(第二季,Veronica Allen,Veronica这个名字,或许也是致敬著名的Veronica Lake)
(Veronica Lake经典造型,她也是黑色电影的常客)
(第六季,Alicia Kent)
《博斯》不但延续了黑色电影的主题与设定,也在画面和摄影上花足了心思。
第三季第六集有一段充满怀旧色调的回忆部分,讲的是博斯在母亲去世后,到她常去的餐厅吃甜点,复古的滤镜、哀伤的情愫,竟给我一种《美国往事》的既视感。
(美国往事)
而在摄影上最有趣的一集,莫过于第五季第四集。编剧在写这集的时候,已经想好了用黑白画面的形式呈现以前的案件。
这种风格化的视觉形式有点像以前的黑白胶片,偶尔出现的一抹彩色,增强了画面的张力,也是剧情里重要的线索。
(第五季第五集也有这样的镜头)
不仅如此,第五季第四集的开头和结尾,都分别用了一个巧妙而优雅的方式完成了从黑白到彩色、从过去到现在的转变,
这似乎可以看作是对黑色电影的致敬与突破。
在《博斯》里,城市也不再是以往黑色电影中“虚无”、“冷漠”的抽象背景,剧中出现了大量洛杉矶的地标:
(第一季第一集,好莱坞标志牌)
(第一季第七集,唐人街)
(第二季第六集,回声湖公园)
(第四季第一集,天使航班,号称世界上运营最短的铁路)
以及与发生在此地的知名罪案:
(第三季第一集)
(第三季第二集)
(第五季第三集,夜行者是连环杀手理查德·拉米雷兹的外号)
如果说上述几例只是洛城相关元素的堆砌与列举的话,那么《博斯》第三、四季的“韩国城杀手”一案,则是从宏观层面对城市的演绎。
(第五季第十集)
“韩国城杀手”是一个骑着自行车,在洛杉矶韩国城随机作案的黑人罪犯,他的犯罪方式一开始只是抢劫,
(第三季第一集)
但很快便升级成了劫财害命,
(第三季第二集)
有些黑色幽默的是,他没有因警方的追捕落网,而是死于一起交通事故。
(第四季第六集)
剧里对这起案件的讲述,也并不侧重于警方或凶手的视角,而是如社会派小说般,主要反映案件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季第二集,社区应急小组的成员关怀家属)
(第三季第八集,大会上民众的发言)
起初,我觉得韩国城杀手拍得有些虎头蛇尾:一个如此重大的案子,竟然就这么收尾了?
直到又看了遍,再结合第四季里市民的示威(此事与韩国城杀手无直接关系,但警局在此案上威望尽失,也算是此事的导火索),
(第四季第十集)
大抵意识到主创想表达的心思了:个例的凶杀尽管令人无比的愤怒、悲痛,但它们绝非生活的全部(这也是剧里会花大量笔墨,去讲看似与凶案无关的生活琐事的原因)。逝者已矣,在这个充满不同肤色、人种的城市(国家,参考美国现状)里,人们经历着世事无常,也体验着苦辣酸甜。歧视与偏见固然存在,和解与信任,也依旧存在。
(第六季第十集,白人看着电视上的结为夫妇的黑人与黄种人,说着支持拉丁裔候选人,颇有意趣)
剧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二季的第五集,两个小女孩在妓院外面无忧无虑地玩耍,她们的母亲都来自国外,被黑帮扣留了护照,强制接客。
其实,所谓“天使之城”,又哪有什么天使,只不过是一个个心碎的凡人,在认清世界和自我的本色后,仍然努力地生活着——
就像一本书里写的那样:一个优秀的警探,即便受过再多的挫折、见过再多腐败与黑暗,在他接起下一个报案电话后,他依旧会全力以赴地查明真相。